天冷了,怎么穿衣服就成了家长们的新课题。穿少了吧,怕孩子受冻;穿多了吧,孩子一热一身汗,照样生病。
一、先看家里是否开空调
“若要小儿安,三分饥和寒”,一般来说,儿童的新陈代谢较快、比较怕热,一动就会出汗,所以穿得不宜过多。”南京市中医院儿科隆红艳主任中医师说,一般情况下,24到25摄氏度的室外温度是对人体来说最佳、最舒适的温度,但是穿多少衣服、对冷热的感知等,却与年龄、基础代谢率有关,特别是和体质有极大的关系,因人而异。
从中医学的角度说,衰老的过程就是阳气不断衰减的过程,儿童的新陈代谢较快、比较怕热,一动就会出汗,所以穿得不宜过多;而老年人新陈代谢较慢,能量供给不足,比较怕冷,冬天应该更加注意保暖。
二、衣服也有小气候但衣着总数不要超4件
此前网络上曾经流传一份“衣服温度表”,其中提到“比较厚的羽绒服相当于9℃,薄款羽绒服相当于6℃,稍厚的弹力絮棉衣是5℃,厚羊毛衫是4℃,棉背心4℃,抓绒衣服、薄外套是3℃,厚的棉毛衫是2℃,薄的棉毛衫是1℃等。而我们穿衣服,最关键就是让气温加上衣服能够达到26℃左右。”
不过在专家眼中,这份衣服温度表并不怎么可靠。比如在夏季,温度已经超过30℃,难道还能不穿衣服吗;或者气温降低到0℃,总不能3件羽绒服穿上身。
衣服之所以可以御寒,其实是在衣服的保护下,皮肤与衣服之间、衣服与衣服之间的湿度、温度与气流情况,这种“小气候”决定了我们穿衣的舒适度。
但不管“小气候”怎么变,冬天穿衣都不建议超过4件,否则肯定不自在。小朋友活泼好动,更是如此。
三、不同体质的人、同一个人的不同部位,需要的保暖程度也不同。
比如从中医角度来说,对于体质较为虚弱的小朋友,要格外注意一些,虽然不要捂,但得注意保暖;而身体健康的小朋友就不宜多穿,如果本身有一些内热更需要专门调理。
另外,中医认为,腰后、肚脐下方这两个部位如果暖和,就会让人感觉全身暖和及舒适,所以与其全身裹得严严实实,不如更注意这些关键部位的保暖,而其他地方只要不是过分受冻,那么问题就不大。
评论